鄬中姬铜盘。盘是一种水器,常与盉或匜配套使用。商周时期,贵族们在祭祀宴飨前都要行沃盥之礼,即一人执匜倒水供客人洗手,一人捧盘接水。此盘铸有铭文“唯王正月初吉丁亥,蔡侯作媵鄬中姬丹盥盘,用祈眉寿,万年无疆,子子孙孙永保用之”,表明该器是蔡侯为其女鄬中姬丹所做的媵器,即陪嫁的礼器。
应侯之孙铜鼎盖,盖内铭文“佳正十月壬午,应侯之孙丁儿择其吉金、玄金、铂,自作食鼎,眉寿无期,永保用之”。应国是姬姓小国,始封之君是周武王之子,封地在今河南省平顶山应城,春秋中期亡于楚国。此器铭文为我们了解应国历史,确定应国的地理位置提供了珍贵文字资料。
汉代刻划纹长颈铜壶,造型美观大方,花纹精细,铸造精良,是一件难得
的艺术珍品。纹饰内容反映了汉代的羽化升仙思想,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。
鄱伯墉铜匜。鄱国是楚国的附庸,此匜内铸鄱国诸候墉的“鄱伯墉自做宝匜”的铭文。
楚屈喜铜戈,上铸铬文“楚屈喜之用”,表明戈的主人叫屈喜。这类铜戈广泛出土于江汉平原及其四周地域,是典型的楚国兵器。
汉代大泉五十铜母范,范内有子母榫,范中柱体是用来翻制子范的,浇是流孔,钱纹正样,均说明该范为母范,它对研究王莽时期的货币铸造具有极高的价值。
汉代标准铜量。关于量器古代文献上多有记载,但古代遗留下来的实物较少。该量器一大一小,应为套量器。量器器身两个铺首衔环之上系有链条,应为汉代市面上官方设置的标准量器,俗称“公平秤”。该套量器对于研究汉代度量衡制度具有重要价值。
汉代灰陶鹅。作者抓住了鹅在憩息时的瞬间形态,以粗犷的线条将具栩栩如生地表现出来。
汉代鎏金熊足铜樽。此樽通体鎏金,图案为繁密而流畅的金色流云纹,珍禽瑞兽出没云气间,形象可辨者有羽人、仙鹿、朱雀、应龙、飞雁、展翅独角兽等,显示了当时盛行的超世升仙思想。
汉代平索戏车、车骑出行画像石拓片。画像左边的戏车内容为全国唯一,在飞驰的两车之间的绳索上玩杂技,难度极高。(更多内容请看我的博文
《南阳汉画拓片精品展》)
☆ ☆ ☆ ☆ ☆
评论